惊蛰,天气转暖,草长莺飞,渐有春雷。就是这仲春里的第一声雷,能够惊醒蛰居的动物,唤化沉睡的冻土昏沉的人心。
惊蛰三候
一候,桃始华
红入桃花嫩,青归柳叶新。惊蛰时节,蔷薇科的植物如苹果花、桃花、蔷薇、樱花等纷纷盛开,其中桃花和樱花是最明艳的存在。
二候,仓庚鸣
惊蛰后五日,“仓庚鸣”,仓庚就是黄鹂,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,嘤其鸣,求其友,鸟出而鸣啼,春暖花开之庆也。
三候,鹰为鸠
再五日,“鹰化为鸠”,古人称“鸠”为布谷鸟,仲春时因“喙尚柔,不能捕鸟,瞪目忍饥,如痴化”。到秋天,鸠再化为鹰。
绿化养护与二十四节气也是密不可分的,每个月份的节气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养护方法。今日首先推出二十四节气之惊蛰篇。
观田家
(唐)韦应物
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
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
丁壮俱在野,场圃亦就理。
归来景常晏,饮犊西涧水。
饥劬不自苦,膏泽且为喜。
仓廪物宿储,徭役犹未已。
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。
“一鼓轻雷惊蛰后,细筛微雨落梅天”
听说惊蛰过后,你想要的春暖花开就要来了!怎么回事呢?现在就来看看关于惊蛰的小秘密吧!
惊蛰の小简介
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3月5日23时28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具动态画面感的节气——“惊蛰”,时值“九九”第二天 。此时节,春催万物,不论是植物、动物,还是自然景观,都有了新的活力,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。蛰(zhé)在汉语中的本义,是指动物进入冬眠状态藏起来,不吃也不动。惊蛰,按照字面的意思解释,就是蛰伏的生命被惊醒。
惊蛰の气候特征
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,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“九九”艳阳天,气温回升,雨水增多,农家无闲。可谓左河水之“一声霹雳醒蛇虫,几阵潇潇染紫红。九九江南风送暖,融融翠野启春耕。”这时,我国除东北、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,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℃以上,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—6℃,江南地区为8℃以上,而西南和华南更是达到了10—15℃,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。
惊蛰の养护小知识
春雷惊百虫”,温暖的气候条件也利于多种虫害的发生和蔓延。惊蛰过后,植物结束休眠期,开始发芽展叶,应该根据情况撤除防寒措施;清除树下杂物并继续防止病虫害工作,以下是具体操作方法!
一、春季养护好时节,开展对缺、死植株的补植以及移栽工作,做好新栽苗木特别是大型乔木支撑加固、浇水、修剪整形、病虫害防治等工作,确保苗木茂盛率,提高园林景观整体效果。
二、加强草坪养护管理,及时对绿地草坪进行梳理,清除枯草杂叶,浇足浇透返青水,增施有机复合肥。同时对黄土裸露的区块进行补缺,有效改善草坪生长条件。
三、加强对苗木补植、移植。绿地内越冬期间死亡的苗木进行全面调查统计,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行补植、更换,并及时浇透水,确保新栽苗木成活。
四、进一步加大绿化卫生保洁力度。加强绿地内巡视和管理,及时清除落叶、流动垃圾、栓绳挂物及树挂,适时撤除部分防寒物。
五、做好春季水肥管理。抓住植物根系生长的有利时机,对养护区域进行全面浇灌,同时,根据土壤、天气、苗木的生长期等情况进行施肥,以满足苗木生长需要。
六、做好病虫害防治。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,安排专人负责观察、监测工作。结合各种病虫危害的发生规律和生长习性,科学制订防治方案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理,保证绿地苗木的健康成长。
七、做好春季修剪。春季树木即将由休眠期进入生长期,此时进行修剪可以让树木保持良好的苗木形状和长势,既整齐美观又利于苗木生长。
惊蛰以后,春暖大地万物复苏,李子花,桃花,杏花,梨花,迎春花等,都争相开放了,这些花都是先开花,后长叶,淡淡的花香,弥漫在空气中,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风采。
天气已经转暖,太阳高照,又到了放风筝的好时节,希望大家在出去游玩的同时注意身体,谨防感冒呦!